唐朝的时候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成就一番霸业,被人尊为天可汗;清朝的时候有九子夺嫡,胤禛脱颖而出,成了雍正帝,承上启下;还有宋朝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斧声烛影”,赵光义从哥哥那“继承”了皇位。
可凡是都有例外,在时间更久远的商朝,有位国君死后,他正为选继承人犯愁,结果两个候选的王子都放弃了成为君王的机会,反而投奔了敌国,后来活活饿死了,让另一个王子白捡了一个王位。
早在夏朝的时候,冀东地区就出现了一个名为孤竹的国家,到了商朝也依然存在,如果说李渊、朱元璋、康熙这几位帝王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子孙因皇位而自相残杀,那么这位孤竹国国王需要担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截然相反了。此国王姓墨胎氏,他有三个王子,其中最没存在感的要数那二儿子,不过最后继承他王位的却正是那二王子,原因其实很简单,另外两位王子不仅不愿意继承王位,反而还跑到敌国去了!
按照古代嫡长子继位的制度来看,大王子伯夷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若是这孤竹国王直接将王位传位于他,恐怕就没有后来那些奇葩事了,这事坏就坏在三儿子叔齐德才兼备,这三儿子越是出类拔萃,孤竹国王就越是纠结,父亲更偏爱弟弟,伯夷是看在眼里的,于是在国王死后,伯夷决定将王位让给弟弟叔齐,他为了逃避这个王位,也为了保全兄弟情义,就跑到周国(孤竹国承认商朝的正统,后来周灭商,所以在孤竹国的人看来周国是敌国)去了。
这大王子伯夷都跑敌国去了,这下三王子叔齐能安心继位了吧,但咱们再次低估了他们的兄弟情义,叔齐见哥哥对自己如此情真意切,也不愿意要这王位,后来也跑到周国去了,两兄弟就这么一起在周国生活,直到后来周灭了商,两人不承认周朝,觉得他们认为周伐商是大逆不道的,于是两人跑到首阳山靠采薇果腹,不愿意吃周朝的食物,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伯夷和叔齐的兄弟情义着实让人感动,但问题就来了,一个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两位王位继承人都跑周国去了,王位谁来继承呢?
别忘了,孤竹国王墨胎氏有三个儿子,这长兄和三弟都不在了,二王子自然也就成了唯一的王位继承人,说白了,他这王位就是天上掉的馅饼,白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