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金、元、明、清等朝代首都,周边皇家陵区众多,位于房山区的金代皇家陵寝为其中一处,2002年时,考古队清理发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相较于常见的土坑木椁、砖室墓,睿陵形制特别,金太祖棺椁被安置石坑中后,工匠再以石块、风土填埋墓穴,但墓中文物稀少,仅出土凤冠残骸、少量玉饰和金环。
▲图为金睿陵地宫。(图 / 新华社)
▲图为金太祖棺椁上的龙纹。(图 / 新华社)
央视YouTube频道“中华国宝”16日上传节目《九龙山下的帝陵01》,当中介绍,金太祖睿陵位于房山九龙山下的金朝皇家陵区,此陵区历经金海陵王、世宗、章宗等5帝,共计60年营造而成。
节目指出,金代初期皇陵建造方式较为特别,施工者直接在岩石层向下凿挖石坑,在施坑底部安置皇帝石棺后,再依序以夯土、石块回填。房山地区2002年时发生山洪爆发,洪水冲进金陵遗址造成破坏,考古队于是对当时名为“M6号墓葬”的睿陵进行抢救性挖掘,在事前调查时,专家发现M6号墓下有1个很大的墓坑,
节目介绍,由于M6号墓坐落在陵区最好位置,专家初步判定这是睿陵,该墓地宫长13公尺,宽9公尺,深5.2公尺,墓中共有4具石棺,其中4号棺雕有龙纹、云水波纹,说明这是君王棺椁,但毁损严重;3号棺上则有凤纹,属于皇后所有,保存完好。
节目提到,1、2号棺椁出土仅少量海冬青玉饰、金环,3号棺出土墓主人遗骸,以及1顶已经解体、但戴在墓主人头骨上的金丝凤冠和配件,至于最被关注的4号棺,则只有出土1具破损的头骨,没有其他器物或骨骸。而由于陪葬品数量过少,专家一度墓主人并非金太祖,但根据清代文献记载、坐落于陵区最好位置之处,考古队可以确认,M6墓就是金太祖的睿陵。
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