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重庆酉阳县的龚先生向内地媒体爆料,称其此前在酉阳县粮食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时发现,该公司将350吨县级应急储备大米中的一部分临期过期大米重新包装标注新的生产日期后流入市场,且其中一部分被销往至乡村小学。举报者提供了大量录音档及影片,并称粮食公司的违规行为已持续多年。
10月10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市监局称,已根据举报线索立案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
▲举报人称,目睹该粮食公司工作人员将仓库中的过期大米改换包装,印上新的生产日期。
举报人龚先生称,2023年6月,重庆酉阳县粮食公司将生产日期标注为2022年10月的过期大米改换包装,打上新的生产日期。举报人提供的公司工作微信群聊录屏显示,这些大米销往当地多家小学以及土特产商店和酒店。
举报人提供材料显示,2022年10月和11月生产的潜和虾稻香米和晶威虾稻香米在2023年4月到7月期间流向龙潭希望小学、渤海小学、南翔小学、龙潭官偿小学、江丰小学等多家单位,共计约416包,10.4吨。
举报人自称在重庆酉阳县粮食公司工作30余年,这公司在板溪镇粮库有350吨县级应急储备大米,承储单位必须确保品种、数量、质量的真实有效,其监管单位为该县发改委。
为何要售卖过期粮?
举报人称,酉阳县属于山区,很多人外出务工并不种粮,应急储备大米是从湖北潜江运来的。而公司上级单位重庆粮食集团对本地品牌粮食销售有指标考核,为完成考核,酉阳公司便将过期的潜江储备米改头换面为新日期的本地品牌“桃源贡米”,贩卖至市场,包括多家乡村学校。“按照规定,过期粮食处理应该是售给饲料公司或用作工业酒精用途,对粮食企业损失大,所以作假更换包装,坑害消费者,实现利益最大化。”举报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