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初唐就不得不提起“初唐四杰”,在这其中最让人惊艳也最让人惋惜的莫过于王勃了。王勃是四杰之首,众所周知唐诗宋词,所以在当时其实还是有着很多的诗人,所以能够被称为之首的王勃的作为就不用说了。别的先不说,单单一篇《滕王阁序》就已经让一众人都望尘莫及了。
王勃的出身那就是书香世家,王勃的祖父、父亲都是当世出了名的大儒,所以说王勃能够有今后的成就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家庭。尤其是王勃的祖父,他是当时隋末出了名的大儒,在这样家庭出生的王勃注定就会比别人多一些契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王勃之所以有之后的成就,大多都是他自己的努力。王勃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自己作诗了,九岁就能指出《汉书》中的错误,十岁已经饱读六经。之后的王勃并没有一味的读书,而是在长安学习了两年的医术。
就在这个时候王勃遇到了一位贵人,他就是当朝右相刘祥道。这个时候的王勃只有十五岁,但是他一篇文章就将刘祥道征服,直言“此乃神童”。在第二年他又向唐高宗献上了一篇《乾元殿颂》,可以说是在唐高宗的面前露了一个脸。所以在第二年的科举考试中,直接成为当朝最年轻的一位官员,可以说王勃的起点极高。
有的学者表示就是因为王勃的起点太高,没有经历过挫折,才导致他之后的仕途跌宕。当然这都是后话。毕竟在当时的那个朝代,能够在文学上与仕途上双丰收的简直是寥寥无几。就连之后的李白、杜甫、苏轼都只能是望而却步。
年少有为的王勃之后就被派遣到了李贤的府邸,成为了他的伴读。对于当时的局势相信大家也都清楚,高宗有好几位儿子,并且这个时候的高宗还很年轻,所以他是很希望看到儿子们和睦的。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显与李哲斗鸡,这本也没有甚麽,就是一件小事。但王勃的一篇《檄英王鸡文》让高宗不快。
高宗认为王勃是在挑拨两个皇子之间的关係,之后就将王勃给逐出了长安。可以说王勃的仕途也就是因为这开始不顺了起来。可以说正是因为高宗的贬谪给了王勃在文学上创作的机会,可以说王勃许多著名的诗作都是在他被贬的这段时间做出来的。
之后王勃的父亲也受到了牵连,被贬到了南荒之地,并且这个时候的王父年纪已经大了,看到父亲因为自己被贬到如此荒凉的地方,王勃的心中很是惭愧。
在家闲赋了一段时间之后,刻在骨子里的孝道让他没有办法忽视自己的父亲因为自己被贬这件事。所以王勃决定去看望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这一次的探望唐王勃再也没有能够回来。这一路上王勃一边欣赏风景一遍赶路。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但是在返回途中,王勃的船不幸翻了,当人们把溺水的王勃救出来的时候,发现他早已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