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不听谋士劝终败走麦城

2023-11-17 15:28

关羽被誉为最神勇最讲义气的一代武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关羽的身边也有谋士,其中最为出众的只有三位,但个个都是博学多识的。

马良当之无愧的排到了关羽谋士的首席位置,据说这个马良在自己家兄弟中,是最有谋略的,而他们兄弟最小的马谡,就连诸葛亮都无比的看中。

要不是马良在辅佐关羽,诸葛亮肯定要将马良挖过去辅佐他,原因无他,他的智谋虽然不如诸葛亮,但也是比寻常谋士高出许多的。

当初在赤壁之战之后,几乎所有的谋士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唯独马良诸葛亮等人,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动作。

马良给刘备提出了一个决定性的建议,如今曹操颓废的局势已定,刘备可以带军直攻长沙等地,拿下那片地盘,即便是将来对战孙权,也有一条退路。

这个计谋一出,瞬间打开了诸葛亮的思路,也是力荐刘备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走,而刘备也很听劝。

在北伐的时候,马良跟随了关羽,那时关羽想要带所有有实力的将士进攻,却被马良劝阻,这让关羽很不解。原来马良对关羽留下守城的两位将士并不看好,但凡敌军来犯,这两位将军会不会投降都不好说。但关羽却并不这样认为,在关羽的角度看,北伐意义重大,极有可能关系到刘备大业,因此要拿出全部精锐。

马良在了解关羽的想法后,便诉说了自己的担忧,关羽带大将去北伐,如果家被偷了,关羽将腹背受敌,但关羽不以为然,随后败走麦城,荆州被夺,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关羽手下的第二谋士名叫伊籍,起初的他跟随的是刘表,但由于刘表离世,于是便来到了刘备这里。但刘备身边有诸葛亮,他深知自己不如诸葛亮,即便是在刘备身旁,也不会得到器重,因此他跟随起了关羽。那时的关羽杀伐果断,正是北上征战的时候,但伊籍并没在关羽的手中发光发热,关羽便被斩杀,而他因为回蜀国报信,免遭一劫。

从这个角度看,他不过就是个正常人,实际并非如此,当年在汉中战役的时候,蜀汉难以招架曹操的大军,于是伊籍来到了东吴。并且将自己的计划与孙权诉说,此时的孙权在鲁肃的帮助下,认为伊籍的方法可行,并且和他们原本的计划相差不大。即便是没有他的到来,孙权也会攻打合肥,但时间方面就不同了,都想谋求天下,孙权肯定会等曹操大幅度削弱刘备实力,再去选择出手。而伊籍的到来,让孙权收起了小算盘,将目光转向了合肥,与刘备的军队形成犄角之势,一点点的消磨曹操的实力。

还有一位谋士的存在,才是让刘备最为安心的,那便是向朗,作为水镜先生的弟子,才学上面,自然不用多说。他也是在刘表死后,才跟随的刘备,刘备对向朗的认可程度极高,甚至将手下最重要的几个地方,交给他来打理日常。跟随关羽后,得知关羽要北伐,向朗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他很清楚关羽的强大,甚至算出了关羽北伐后,荆州很可能被偷袭。

关羽却对他们的言论不以为然,这也是关羽失败的一大原因,不听劝,虽然他关羽强大,但荆州一丢,那关乎的可是关羽自己的命。可惜关羽并没有看出这一切,反倒认为几位谋士在危言耸听,最终关羽败在了自己的傲慢之上,被斩去了头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