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予人难以即时见效的刻板形象,在理工大学修读医疗化验学的苏绰然,构思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以新技术包装分子提高药效,获颁发15万元“创新科技奖学金”。她坦言创科路难行,但未放弃对科研的热诚,拟到英国当交换生,学习更多生物科技技术,盼7至8年后有“新一代中药”诞生。修读护理学的邓力基从扁平足的自身经历启发,筹备研发智能鞋垫而获奖。
▲社会未必看好科研工作,但苏绰然(前排中)认为从事自己有兴趣的工作比纯粹赚钱更重要,不会放弃科研的梦想。
“创新科技奖学金”每年向25名理科、工科和医护学生,颁发每人15万元奖学金。今年得奖者之一、理工大学医疗化验学3年级生苏绰然以“新一代中药”的构思获奖。她忆述幼时家人想要求她饮中药,但苦涩难饮之馀,亦要服用颇长时间才见效,令她一直讨厌饮中药,甚至认为看中医是迷信。直到入读大学,她发现中医药成分和药效皆获国际论文证实,“身为中国人和修读科学的学生,既然中药的效用得到证实,发展的潜力和功效不应该遭大众误解而淹没。”
研新技术提高药效
虽然中药效用已得到证实,但苏绰然指,研究亦发现人体吸收中药的速度慢,正构思以“微脂体”技术,包裹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物分子,加快吸收速度。她凭借构思获奖,本年底至明年初将到英国交流,学习生物科技知识和细胞学,跟随当地的研究团队学习实验技术。
医疗化验的工作和收入稳定,但市民大众对于科研工作未必看好。被问到毕业后会否继续研究,还是从事医疗化验工作,她不讳言当初选择后者,只为获得执业资格,“后来发现如果只是为钱工作,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能够从事有兴趣、有热诚的工作,我会更高兴。”她指未来在英国吸收更多经验后,会继续构思和尝试付诸实践,冀7至8年后“新一代中药”能面世。
扁平足启发研AI鞋垫
理大护理学3年级生邓力基,受扁平足影响站姿。他曾在公立医院实习,体会到长时间站立,欠缺正确姿势易致小腿痠痛等问题,故联同朋友研发专用鞋垫,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感应使用者的站姿,适当发出提示。团队已完成设计鞋垫模型,未来两个月将正式制作鞋垫和试用。他获得15万元的奖学金,将前往英国国王学院修读健康科技等工程科目,“希望未来健康和科技的知识兼备后,项目可以推行得更快。”
在城市大学修读兽医学的2年级生凌朗僖,获奖源于减低农场异味的构思。他去年参观猪场后发现场内的异味“很震撼”,形容乘车离开时身上的气味吓怕其他乘客,其后搜集资料了解农场内的异味,发现主要来自阿摩尼亚,故构思通过场内换气吹散异味,并从饲料入手,减低粪便异味。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