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 青团虽糯甜,却没有家乡田艾饼的味道

2023-06-12 16:58

我在江南念书的时候,清明时节,本地的同学总拉着我一起吃青团。

我捧着这青绿的团子,仔细端详了一圈,没见用芭蕉叶垫着,也不是那记忆中油亮油亮的墨绿色,一口咬下去,虽细腻,却少了些柔韧的口感,也不是记忆中那田艾芬芳、糯香绵甜的味儿——我把青团当成了家乡的田艾饼。

同学问我好吃吗,我点点头,然后悄悄转过身去抹了把眼角。这可不是家乡吃田艾饼的季节呐。我的家乡在广东湛江,那么南方的地方,彼时应已燥热了起来,乡野间的田艾想必也都躲着热气,没那么茂盛吧?

记忆中,湛江五县四区的乡亲们是在腊月时节才开始做田艾饼、蒸田艾饼、送田艾饼的。

小时候,乡下的亲戚来拜年时,总会提上一大袋蒸熟的田艾饼。我想躲进房间,却被外公外婆拎出来向亲戚长辈们贺年,然后外公外婆便笑吟吟地接受着亲戚们对我从上至下的好一顿夸奖。

等外公外婆招呼完亲戚,我便咧开嘴问:今天是不是有田艾饼吃了?外公见我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便直接把田艾饼蒸热当作餐前点心。

艾草飘香

▲艾草飘香

田艾是在乡野稻田里随处可见的小草。水稻收割完后,这种小草便在稻田、山坡和路旁纷纷冒尖儿。因为它茎骨柔软,茎叶上有细密的绒毛,浑身呈灰白色,也被称作“白头草”。

老人常说,别小瞧了这路边小草,它们有祛痰、止咳、平喘和祛风湿的功效,全身都是宝。

乡亲们将田艾采集回来,洗净、晒干,用竹箕将其搓成细小的艾茸,再混合糯米粉揉成饼坯。

紧接着,将捣碎的芝麻、花生、冬瓜糖等馅料填充于饼坯中,封口、压扁,再上下两面垫上修剪过的芭蕉叶或粽叶,便制成了软糯而不失韧性的田艾饼。田艾饼未蒸熟前是淡绿色,蒸熟后便呈莹亮的墨绿色。

我总觉得田艾饼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食物。有些人痴迷于海鲜味儿的,会加上虾米做馅;有些人喜欢清淡口味,会少放糖。虽然外面饼店里也可以买到田艾饼,但人人都夸自家做的最为美味。

而我家亲戚们带来的田艾饼,分甜口和咸口两种。甜口的田艾饼常用芝麻作主馅料、辅以冬瓜糖碎等,蒸得越久越是糯香绵甜。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花生、椰丝、腌菜等做馅的咸口味,椰香满溢、鲜爽不腻。

后来,外公离开了我们,家里便很少再见到有亲戚提着田艾饼来拜年。母亲见我总想吃田艾饼,常去家附近的饼店买,但我总觉得少了些滋味,也渐渐吃得少了。

田艾饼至今仍会带着那朴实的香味,在潮湿的梅雨时节悄悄飘入我的梦,成了我摸不着的乡愁。

文/陈宣谕

羊城晚报、星岛日报联合编制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