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是学习唐诗的启蒙读本,其中收录了77位诗人,共311首诗作,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李白杜甫固然是我们熟悉的大诗人,其实,在《唐诗三百首》中还有一些冷门低调的诗人,虽然只收录了一首作品,却成为传世的名作。
西鄙人:西鄙人,意为西北边境人。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陈陶:(约812—885),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张泌【bì】:(生卒年不详),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皎然:(公元约720-约公元803),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诗僧,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赣州)人,唐代著名诗人。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郑畋【tián】:(825年-887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
《马嵬坡》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这首咏史诗议论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韩偓: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
《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
《宫词》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权德舆:(759~818年),字载之,唐朝宰相、文学家,少有才气,以文章驰名,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玉台体》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大中以前在世。),生平不详,大约为余杭(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现今仅存诗《春怨》一首。
《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