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点点哀思,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
今年的清明节,因为一些人、一些事,格外让人悲痛......
4月3日,星岛环球网特派记者抵达北川,凭吊汶川大地震罹难同胞。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包括老县城老城区等在内,核心区域共1.2平方公里。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北川地震遗址建成,多次遭到洪水、泥石流侵袭。2011年汛期,北川大酒店遗址被淹没3次。
四川省北川是羌族自治县,震前总人口16.1万,其中羌族9.1万,县城所在地为曲山镇。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整座县城满目疮痍、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按照四川省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北川老县城作为地震遗址保留,目前是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宏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是地质科研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
北川老县城,临湔江,环险山。5.12特大地震中,山体大面积垮塌,建筑物全部毁损,一万余人遇难。地震遗址保护面积2平方公里,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和沙坝地震断层三个部分,总保护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有重要事件地保护12处、一级保护建筑16处、二级保护建筑75处、典型地质与基础设施破坏保护6处。
已经11年的时间,他们离我们远去;这些突然的牺牲,是那么沉重……悲痛之余,我们看到了国人对同胞的缅怀,看到人民重建家园的决心与智慧!希望我们的这组图片报道以及清明的诗,唤醒更多的人珍惜生命,过好当下!
清明,给北川写一首诗
山脚下的花已经开了
山脚下的孩子
永远不会醒来了
不再听到上课的铃声
不再追逐蝴蝶与春风
我几乎不敢直视哭泣的废墟
现在,这里的春天
总是比别处短一些
甚至没有
街上行走的,一定还有不甘心的
因为春天总是从山顶走到山脚的
只是没有料到
泥石流也有一把降落伞
它从高处降落到地面上
然后变成割舍不下的坟
而更高的山上
只有白雪皑皑
寒风呜呜
哀乐从坍塌的楼里飘来
我不知道
这些痛如何才会融化一些
清明前,我去了北川
去了北川老县城
这里的人不说话
(诗/吴再)
(摄影/吴再,摄于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