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 美国政要轮番访华,中餐选择有讲究

2024-04-28 13:26

新媒《海峡时报》4月27日文章,原题:美国外交官访华时,膳食选择不仅仅关乎味蕾。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政要访问中国时吃什么、怎么吃是一个严肃的问题。餐厅和菜肴的选择充满地缘政治象征意义,也存争议和笑话。譬如他们在中国不习惯使用筷子,或成笑柄。所以到访中国的美国政要在选择菜式上十分讲究。

4月24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次到访中国,中国社交媒体提出其是否在上海停留品尝当地的美食小笼包。有网友揶揄:“吃小笼包亦如处理国际关系,注意力稍微疏忽,嘴就会被烫伤。”布林肯那天晚上确实去了上海一家著名的汤包馆。

在北京期间,布林肯除参观市内的餐厅外,还到访当地著名的黑胶唱片店并买两张唱片:一张是中国摇滚歌手窦唯的专辑,还有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的《午夜》,他称这张唱片是成功的出口产品。

布林肯到访中国的“美食之旅”其热点远不如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耶伦在今年和去年到访中国期间,到访过的餐馆都冲上中国的“热搜”。以至于有媒体评论耶伦行为被视作为一种“烹饪外交”。2023年,耶伦到访中国成为热搜并非她到访的重要性,而是她在某家餐厅品尝蘑菇,被网友发现该蘑菇如果烹饪不恰当对人体产生迷幻作用。当然,耶伦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这故事在当时却引发了短暂的“蘑菇”热潮。

今年4月,耶伦再次访华。这次网友发现,耶伦团队点菜的品种类多、价格实惠,另外耶伦的筷子技术甚好,而且她和她的团队坐在食客中间,而不是坐在包间,也引起广泛的热议。专门研究中国美食的厨师兼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表示 ,耶伦到访中国选择的餐厅更多是强调口味。而她在北京时选择参观一家使用美国啤酒花制作啤酒的工厂,旨在向外界强调美国农产品出口到中国的重要性。

2014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在成都时前往一间西藏餐厅用餐,其用意表达所谓的“对中国藏人权利和宗教自由的支持”。

在过往,中方在接待美国政要的国宴菜品是美国化的或定制的,以更好地适应外国人口味。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2009年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到访期间享用中式牛排和烤鱼;2017 年,唐纳德·特朗普的菜品是宫保鸡丁和番茄酱炖无骨牛肉等菜肴。两顿饭都以水果冰淇淋结束,这与传统的中餐非常不一样。

扶霞·邓洛普表示,这些菜品也可能暗示着一种国际趋势。她说,奥巴马的菜单包含“非常安全、保守的选择,对外国人有吸引力”,而特朗普的菜单则稍微更现代一些,并展示更多的中国烹饪技术。这种转变反映与2009年相比,2017年中国对西方人口味把控"更有信心”。

编译/迪巴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