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尊重自然规律,加强“死亡教育”

2024-04-26 12:37

有诞生,就有死亡,和墨西哥人不同,东亚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死亡的谈论也是颇为忌讳的,一个人死了,往往会说一个人走了,委婉中折射了些许恐惧。其实所有的生命在活着的时候都会感受痛苦,死了又何惧之有?

近日“上海开出殡葬主题咖啡馆”引发热议,这间名为“摆渡人”的咖啡店,店内摆着寿衣、骨灰盒、灵柩,甚至连拉花也是一个“奠”字。咖啡师主营白事服务,咖啡没有标价,也没有菜单,客人需要通过回答“死亡问题清单”来交换。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不可避免会经历亲人的离开,如何处理这种悲伤,是社会的生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死亡一事上,同样有着生物学上的进程。然而,直到现在,人们才开始了解它,或者说重新发现它。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0)中并没有“自然死亡”一项。一个人的死亡,似乎必须是某种疾病的结果。

从前所谓的某人因为年老力衰而死,这在现代医学中是不存在的。难怪医生觉得自己有必要对患者的死亡过程一直进行干预。他们不认为存在自然死亡,不知道可以对此有所准备、予以陪伴,尤其是不要进行无必要的干扰。绝大多数濒临死亡者(据估计高达90%)是可以在受过培训的家庭医生及临终关怀助理的陪伴下,顺利地走完最后一步的。

殡葬主题咖啡馆所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化的“死亡教育”。殡葬主题咖啡馆就是从社会、文化层面,向公众掀开了死亡教育的一角。它用陈设的寿衣和灵柩撬开了社会长久以来“秘而不宣的沉默”。人们直视死亡的同时,也应从中领悟祖辈对死之敬畏。死亡教育是一个系统,不应该只停留在社会层面,也需要渗入学校与家庭教育之中。

年轻人并不脆弱,能够也愿意独立思考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议题。生命教育不应该是零散的、碎片的、畏缩的,要敢于说、有脉络、成体系;关于死亡教育的社会氛围也不能是回避的、迷信的、保守的;当孩子们问起“死亡”,回答他们的不应是支吾的话语。死亡是生命的过程,是永远的人生课题。

医学专家指出,人不会突然死亡,而是各器官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功能减弱,最终完全停止。在死亡阶段,在大多数人身上,可以观察到一个所谓的“循环中心化”现象:为了让内脏和大脑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离心脏远的身体部位得到的血液供应会较少。这会造成血压下降,尤其是肾脏功能会因此大受损害。真正的死亡意味着,身体重要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崩塌了,不再有心脏和呼吸。

弗罗尔曾经是慕尼黑大学医院的新教牧师团队的负责人,他作过一场标题为“你死了,而我活着?——在生命的边界学会生活”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引用了一首阿拉伯语诗歌:“活着时,人们都在睡着。只有死时,他们才醒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