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蹭蹬以致中年归乡

2024-04-05 11:22

入翰林院庶吉士的鲍俊不久后便调任刑部山西司主事,任期以不挟私仇、秉公执法在官场崭露头角。但不久后发生的事情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也让鲍俊的仕途之路戛然而止。

何志毅介绍,道光十年(1830年)十一月,皇帝批下步军统领一奏本,着令严查发生在广东香山县的一桩凶案。奏报称,在前年八月,山场乡发生一起宗族械斗。鲍俊同宗的鲍仰聘恃朝中有人,召集100多人,拿着鸟枪器械洗劫了古氏家族,抢掠毁房,私行拷打,伤人、杀人,数罪并罚。

这本与鲍俊无关,却硬生生把鲍俊给扯上了。奏本写道,鲍仰聘“勾串主事鲍俊,倚恃熟识衙门,贿通吏役,以致案悬二载未结……何以鲍仰聘串通刑部主事鲍俊、赴官嘱托即不传审。如果属实,殊属大干法纪”。军机处指令“该主事实有干预公事、贿通吏役情弊,及该地方官听嘱偏袒。并不秉公究办,着一并据实严参,毋稍徇隐”。

就这样,鲍俊的仕途刚刚起步便戛然而止。无奈,道光十一年(1831年),鲍俊脱下六品文官鹭鸶补服辞官,“归来隐作民”,这年,鲍俊只有34岁。中山大学教授陈永正在《岭南文史》中评价,“鲍俊一生,仕途蹭蹬”。

W2

▲鲍俊家乡的北帝城隍庙。李旭摄

中年归乡的鲍俊并没有回到香山县,而是选择先“隐居”于广州城内芳草街。芳草街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街,番禺县学宫就建于街东,明末诸生陈虬起、梁佑辅、黎邦瑊、区怀年等曾结“芳草精舍”以诗唱和,诗人罗宾王所筑的哭斯堂亦在街南。陈永正介绍,鲍俊在街畔建园,名曰也园,园中筑有别墅,名曰榕堂,又名庸堂。园中有池,名曰榕塘。榕塘上筑有楼有亭有室,并有桥廊相通。在榕堂中有小轩,颜曰“守庸”。春秋佳日,置酒邀朋,吟诗读画,故此诗人黄爵滋称之为“诗隐”,赞美其“抚松桂以长往,谢轩冕而不事;虽身处市阛,而志成幽壑”的品格,榕堂也被称为“榕塘吟馆”。

如今的广州芳草街并没有留下榕堂别墅的丝毫痕迹,亭台楼阁已全部变作民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