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从一品”协办大学士地位最高

2024-03-27 11:36

同为从一品,协办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三个职务应该如何排名?

清代从一品实职文官序列中,只有协办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三个职务(各省加兵部尚书衔之总督不列法定从一品大员行列,只称“正二品加从一品衔”)。

品级是行政级别,官职是具体的岗位。和现在一样,同样的行政级别由于职务岗位不同,其政治地位也会有很大的出入,比如同是正部级的省长就不如省委书记。那么,协办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三职,如果按照职务高低来分的话,谁的地位最高呢?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便可揭晓:

其一、京师各部院衙门的排序。

按照官方的文献记载,京师中地位最高的是宗人府,排在各衙门之首。宗人府不参与具体的国家行政事务,只因涉及的是皇家事务,且一般都以宗室王公兼管,排在第一位也在情理之中。

各行政职能部门中,基本上按照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这一顺序,其后是翰林院、詹事府及各寺、监等。

内阁是国家名义上的中枢机构,类似现在的国务院,其他各部院衙门则是具体分管某一领域的各部委。故而文官系统中,只有内阁是正一品衙门,有着明显的地位优势。

内阁的最高长官是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一职出现的比较晚,始于雍正朝成型于乾隆朝。从职能上来说,内阁大学士一般都兼军机大臣,内阁的实际事务主要是由协办大学士负责。

以此来看,协办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和现在国务院副总理同属一个级别,虽然品级是从一品但地位略高于各部尚书和左都御史。

六部是国家最主要的行政部门,在不兼职的情况下,六部尚书的实权明显要超过协办大学士。因为自雍正以后,内阁的权力被军机处架空,协办大学士日常负责的工作,主要就是文书工作,在行政事务上的影响力较小。

都察院原本是一个监察机构,上可约束皇帝下可监督百官,可自雍正实行科道合一之后,约束皇权的这部分职能基本被取消了,都察院的政治地位也因此受到削弱,也无法与六部抗衡。

从衙门排序上来,文职从一品大员的排序为:协办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

其二、加衔、兼职和晋陞程序。

大臣加衔、兼职是十分普遍的情况。按照正常的做法,协办大学士和吏、户二部尚书,一般都加宫保衔,诸如太子少保、太子太保一类的。

不过加宫保衔也要按照级别来加,尚书作为从一品官,正常情况下皇帝特恩加衔都加级别较低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如果办差得力或有其他较大功劳,才会累次追加,不会一步到位,所以很少见到有哪个尚书加三公衔。

协办大学士由于地位高于尚书,在加衔方面就可以赐给较高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一类。个别能力出众且受皇帝信任的,最高可以加到少师、少傅、少保一类的。

至于三公则是大学士的专属,且有清一代生前赐给大学士三公的案例也不多,一般为死后追封。左都御史向无加衔之先例,至少到目前为止御史还没有见过类似的案例。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发现,从一品文职中,协办大学士地位高于尚书,尚书高于左都御史。也可以这么理解,左都御史名为从一品,实则为小从一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