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用BIM图则,“搬字过纸”职位恐淘汰,业界求存须升级

2024-02-29 08:31

为提高建造业的生产力,发展局在去年底公布《采用BIM拟备和呈交建筑图则的路线图》,目标令业界在2029年达至全面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IM)制作和审批建筑图则,咨询期将于今日结束。据了解,不少大型顾问公司及承建商早已密锣紧鼓成立专责团队,并提升招聘门槛,惟部分小型公司却面对只有年轻员工懂得使用BIM的困境;坊间早年衍生单纯“搬字过纸”的BIM职位,亦恐随着官方提升要求而掀起淘汰潮。多位业界人士乐见政府再多走一步,推动行业自我增值,亦希望局方尽快公布细节,令业界能顺利过渡。

建筑信息模拟(BIM)制作和审批建筑图则。

▲政府目标推动业界在2029年达至全面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IM)制作和审批建筑图则。

在资讯科技发达的年代,建筑工程也要应用新技术达至数码化,如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IM)创建三维模型,并建立资料库涵盖建筑几何结构、空间关系及地域性资讯等资料,以促进项目管理及跨专业合作,长远亦有利规划智慧城市。政府在2013年试行在工务工程项目应用BIM,及后于2018年,进一步要求顾问公司及承建商在预算3000万元或以上的工务工程项目使用BIM。去年底,发展局正式公布《采用BIM拟备和呈交建筑图则的路线图》,目标于2026年起,由政府和法定机构开始逐步推展采用BIM制作和审批建筑图则,并在2029年达至全面强制性要求呈交有关模型和以该技术生成的建筑图则予部门审批。

快将落成的启德体育园主场馆。

▲港府要求预算3000万元或以上的工务工程项目使用BIM,当中包括快将落成的启德体育园主场馆。

预算3000万元或以上的工务工程项目使用BIM

▲港府要求预算3000万元或以上的工务工程项目使用BIM,当中包括快将落成的启德体育园主场馆。

可应用于项目整个生命周期

香港土木及建筑信息管理学会会长黄健指,转用BIM与现时入则在工序上有明显改变,使项目能从设计、施工到维护管理各阶段集合到更多资料和互相协调,“在设计阶段就能进行碰撞检测、成本估算、施工模拟等工作,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修改,提高工程效率、质量和安全度。”他强调,BIM不只是模型,在整个楼宇及项目的生命周期都可应用。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意见,业界已陆续作出相应部署,部分大型公司更有专责团队,为日后BIM全面进场做好准备。俊和建筑营运董事陆伟霖工程师指,该公司约10年前已成立BIM部门,现时约有20多名员工负责研究及应用相关技术,“以中央统筹的形式规划,并安排BIM专员驻地盘协助施工。”陆补充,该公司有为工程师及工料测量师等提供内部培训,亦有提高招聘门槛,“招募相关职位会留意求职者是否具备基础BIM知识。”

应用BIM能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修改

▲应用BIM能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修改,提高工程效率、质量和安全度。

相比之下,中小型企业转用BIM面对不少挑战。陆指,该些公司较多以单一项目为基础使用BIM,未必做到中央管理,故在资源分配、应用甚至招揽相关技术员等方面也有难度。在小型建筑师楼任职建筑师助理的Thomas也分享,公司人手本来已不足应付日常工作,同事难以抽身学习新软件,政策无疑加重原本已懂得用BIM的员工的工作量。他续说,其公司今年增加了内部进修津贴,但等同要在公余时间自学,近期亦听闻不少行家特意请假上课。

Thomas指,明白BIM是建筑业以至整个市场的趋势,而香港比其他地方“行得慢”,有必要以政策推动,但现时未有足够配套和计划去协助业界。他举例,坊间课程林林总总,如建造业议会和香港建筑师学会举办的相关课程,皆可申请持续进修基金,但长期供不应求,“有些课程的申请门槛需要有BIM使用经验,一些从未接触或有意接触的行家就需要另谋门路。”

专家:须政策推动 提供配套计划

过去由传统手绘转型至电子绘图已经历一次“改朝换代”,香港工程师学会专业认证小组成员梁志旋认为,现时转用BIM的情况也相类似。他分享,由于现时屋宇署在审批建筑图则时不会细阅BIM模型,业界沿用旧有软件生成图则也可以“过关”,此举令行业未有积极转型,更衍生单纯“搬字过纸”、专门制作BIM的职位,“他们只是照着图纸输入电脑制作模型,并不了解图则细节。”香港建筑信息模拟学会(HKIBIM)主席吴志威亦说,由于业界首要目标是成功“起楼”,不少业内人士把BIM当作辅助性质;当图纸大幅度修改而模型又跟不上改动,团队便更倾向使用图纸。

传统手绘

▲过去由传统手绘入则转型至电子绘图已属重大转变。

仅1年经验新人索价3万月薪

梁志旋指,相关职位十分“吃香”,有些仅1年经验的新人也索价3万元月薪,惟他直言,当日后署方对BIM模型的要求有所提高,或会掀起这个“新行业”的淘汰潮,“将来‘入机’的工作会越来越少,他们要提升专业知识,不然会被淘汰。”吴志威同意指,乐见政府进一步推动BIM,直言业界“不逼埋身不会动身”,“现时不是由零开始,行内推动BIM已有10年时间,《路线图》只是最后通牒。”

针对两年期限,各专家认为,相关部门要详细说明日后需要呈交多精确的数据,令业界能顺利过渡,如现时提交图纸有既定规格,业界也要了解将来提交BIM的规范,不然会衍生乱象。有业内人士指,不同部门对图则的要求有异,加上提交图则和申请的系统也有不同的要求和设定,期望相关部门在过渡期内简化系统,“划一基本的交图程序会更好。”

BIM模型

▲BIM模型包含丰富的建筑资产信息,有助设施管理人员规划及保养建筑设施。

黄健认为,全面应用BIM的结果仍取决于市场发展和相关持份者的努力,但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对于个人和公司都有利。梁志旋则期望,更多从业员了解BIM的重要性后自我增值,令行业更上一层楼。

屋宇署指,已在2019年及2023年发出并上载有关指引至网站,供业界在使用BIM拟备图则时参考,并接受BIM模型作为审批建筑图则的补充资料;过往已有私人发展项目采用BIM拟备和呈交图则,并成功取得批准。署方会继续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进一步推动采用BIM准备和审批图则的工作。

忧官方数据库不胜负荷 业界促加强维护

有业内人士忧虑日后官方的“BIM数据库”不胜负荷,甚或有资料外泄的隐忧,认为相关部门要积极更新系统及加强维护。

参考《路线图》,BIM模型包含丰富的建筑资产信息,有助设施管理人员规划及保养建筑设施,更可在楼宇系统和建筑资产内嵌入物联网设备和感测器,以收集即时数据。香港工程师学会专业认证小组成员梁志旋指,过去业界也会忧虑电脑性能不足以应付制作BIM的软件,甚或要用指定软件,但现时云端及网上系统已广泛应用,“基本文书电脑都足以应对,不需安装软件,登入网上系统也可以操作。”惟他续说,云端或衍生私隐问题,如官方文件不能对外公开,要小心处理。

《采用BIM拟备和呈交建筑图则的路线图》

▲发展局去年底公布《采用BIM拟备和呈交建筑图则的路线图》,咨询期于今日结束。

任职建筑师助理的Thomas同意指,以现时政府的网络系统计算,或未能承受日后全面采用BIM技术。他解释,现时向房屋局独立审查组(ICU)或城规会提交电子申请,都长期遇到未能连接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或未能递交图则等问题,“申请帐户交图都花费一段时间,曾向部门求助以解决电脑技术问题,也要两星期。”香港土木及建筑信息管理学会会长黄健亦说,官方网络系统的承受能力牵涉资料储存和处理能力、网络带宽以及安全性等多个方面。他认为,有关部门或需要升级伺服器硬件、增强网络基础设施和提高资料安全标准等,以确保资讯可以顺畅流通。

发展局回复指,政府主要透过“政府建筑信息模拟数据库(BIM数据库)”储存全港工务工程项目的BIM数据,该数据库由地政总署根据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所制定的保安政策及指引建立并维护,亦有既定机制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保安风险评估及审计;局方会适当地更新相关系统,以满足日益增加的BIM数据量。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