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有料到】蔡晋:设跨部门专组督导,在全社会实践“两文三语”

2023-12-25 08:08

推广两文三语,是香港的既定政策,惟港人的语文能力,却被指一直下降。新一份《施政报告》表示正全面检讨现有课程、师资、教学法和社会环境,务求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近日亦有官员表明要在不同领域加强推广两文三语,以巩固提升香港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令人感到改革似乎山雨欲来。

在全社会实践“两文三语”

两文三语一直是港人的独特优势,不论在联通世界、参与内地庞大市场、维持社会经济活力、汇聚中西文化上,都起着关键作用。近年面对全球化的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英语及普通话能力更是不可或缺。

尤其是通关后港人北上消费成风,以至在大湾区升学、就业或生活均需要与内地衔接,加上近年各行各业包括医护、航空业、建造业等皆严重缺人,未来输入外地专才及劳工势增,用上英语及普通话的机会亦会有增无减。

事实上,政府很多宏观层面政策,无论是打造国际大都会还是教育枢纽等品牌,都需要语言政策的配合。可是,回顾香港推动两文三语的政策,却未能与时俱进匹配相应需求。

自香港回归以来,政府已花了数以十亿计的公帑以推广两文三语政策,包括成立“语文教学支援组”,为学校提供额外津贴,设立英文科和普通话科基准试,推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奖励计划,加强大学生语文要求。又把普通话科纳入小学和初中必修课程,继而成为中学会考选修科,推动“普教中”,又在职场推行“职业英语运动”等。

但讽刺的是,港人语言能力,没有明显进步,反而有倒退迹象。除了“普教中”争议不断,以致未有很大进展;在英语能力方面,无论是学术研究结果,抑或公开试成绩、教育界体会,甚至普罗市民的观察,都不约而同有此结论。

有研究指出,99%的本地受访者以广东话沟通,62%能使用英文,68%能使用普通话。但对三语都能达到高阶应用水平的人士仍然较少。另据EF全球英语能力指标(EFI),香港排名长期徘徊在30左右,在亚洲仅排第4位,较不少亚洲国家如星、马、日、韩等为低,水平与中国内地、澳门同属中级程度,可见港人两文三语竞争优势逐渐收窄。

两文三语能力欠佳,最大原因是语境及风气不足。以香港的英语教育为例,学生仍靠死记硬背,未有以沟通为轴。此外,目前语言政策只停留于教学层面,除了服务少数族裔的团体,未见延伸至其他公共领域。当局明显也意识到这问题,才提出要把语言政策推广至不同领域。要达成这个目标,政府应设立更高层级的“跨部门工作小组”,去督导“教育以外的不同领域”,以加强香港整体人口的语言能力。

在教育领域上,政府应明确设立“两文三语”路线图,确保在学校教育中普及和提升普通话和英语的教学质量,包括培训和招聘具备相应语言能力的教师,制定教材和课程,提供学习资源和设施。同时将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结合,例如在STEM学科中提供双语教育;又或举办国际学生、粤港姊妹学校语言交流活动、演讲比赛,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成效。

除了学校外,政府亦可协助各行各业制定行业的语文路线,鼓励企业推动双语培训计划,如提供职业语言工作坊或资助员工报读语言课程。

在社区层面上,政府可以组织或支持社区建立语言学习社区,例如线上论坛、文化节庆、语言学习小组,以促进两文三语的学习和实践。此外,应善用科技资源,包括提供在线学习平台或虚拟语言学习工具,方便市民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语言能力。

近年港人透过流行歌、剧集、电影等耳濡目染,普通话水平渐有改善,政府应将影视层面纳入发展策略,提供多语言的媒体资源,例如透过电视、广播或网络节目,以及舞台剧或电影放映等,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学习不同语言。

提升港人“两文三语”能力是保持香港在全球化竞争力的要素。港府制定的“两文三语”政策,不应仅仅是教学语文政策,更应成为全社会的语文政策,才能为香港经济长远发展的竞争力,打造坚实的基础。

蔡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