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促建联盟共享资源,拓一程多站,大湾区旅游共赢

2023-10-12 09:56

打造新景点需时,如何善用仅有的资源激活旅游,成为本港的考验。本港土地总面积有40%是郊野公园和特别管理区,不少天然资源靠近市中心,加上政府近年着力改善行山径及资助业界推出相关产品,绿色旅游或是当中出路。此外,有学者认为在原有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减弱之际,应推出一程多站的大湾区旅游产品,借助其他湾区城市的旅游资源,诱使旅客以香港作出发点,再到大湾区旅游。

麦理浩径曾获选“20大全球梦想行山径”,旅游业指发展绿色旅游是未来出路。

▲麦理浩径曾获选“20大全球梦想行山径”,旅游业指发展绿色旅游是未来出路。

自通关以来,内地社交平台涌现大量行山“拼团”群组,当中不乏团友跨境到港行山,全长100公里的麦理浩径、要乘船出海的果洲群岛也能成团。有团友相约早上8时在口岸集合过关,及后乘车到起点一同登山,也有些由“团长”带路的行山团,每位“团友”只需要支付约500元人民币,便可享两日一夜的行山露营及烧烤体验,甚至可以一班朋友“包团”度身订造行程。香港旅游业僱员总会总干事林志挺指,跨境行山热潮早在疫情前开展,疫后趋势更加明显,“香港值得做绿色旅游,只是缺少包装及设施改善。”

绿色旅游稳步增长

立法会曾发表《资讯述要》,指出绿色旅游是旅游业稳步增长的动力,而香港作为坐拥众多自然景点的城市,推动绿色旅游发展乃政府旅游业策略的发展目标之一。参考旅发局公布2019年的《访港旅客分析报告》,当年共有10%的长途市场过夜旅客曾游览“绿野风光”景点,例如西贡区、郊野公园、远足径和海滩,相较2015年的6%有所增加。

疫后相关现象更显而易见,中大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振英指,疫情让全球旅客更留意身心健康,部分人看重生态旅游、养生旅游等体验。

参考世界经济论坛于去年发表的《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与生态区、自然保护区和已知物种数量有关连的“自然资源”评分中,香港仅位列第114位,远低于其他亚洲地区(见表1)。

本港自然资源竞争力排名

不过,港府早已就绿色旅游作出实际行动,先后完成两期行山径改善计划,涵盖20条山径,包括麦理浩径第四段、卫奕信径第二段、龙脊及大刀屻等,亦有提出在大屿山发展“远足枢纽”及发展北潭涌为“绿色旅游枢纽”,更于疫情期间推行“绿色生活本地游鼓励计划”,资助业界推出本地旅游路线和产品,并一度扩大游客对象至非香港居民。

郊外设民宿  改善网络及交通

此外,渔护署亦推出“郊野乐行”网站及流动应用程式,向公众提供远足资讯及推介郊游景点,包括多条家乐径、地质路线及4大长途远足径等。惟不少用家反映,程式在更新后,需要用香港境内手机号码注册,亦要连接网络,在郊外没有讯号覆盖的地方则被废武功,对跨境来港行山的内地旅客并不友善。

林志挺指,要全力推动绿色旅游,港府可先从交通配套入手,为旅客介绍新的路线。他举例,龙脊和石澳一带自然风景美丽,一家大小前去行山也不太吃力,追求刺激体验的旅客更可在山上参加滑翔伞活动,绝对值得包装。他续说,鑑于郊外地区没有铁路网络,现时旅客自行前往要先做大量功课,“如果要自己坐车,都会担心没有显示下车处。”

对比元朗大榄郊野公园枫香林,巴士公司每逢红叶季皆会加开专线接载乘客,林坦言,希望龙脊和石澳也可以借镜,相信对旅客的吸引力会更大。他指,香港还有地质公园、万宜水库等绿色景点未被真正开发,希望文体旅局能多加推广。

每年秋季到大榄郊野公园赏枫,已是近年旅业“盛事”。

▲每年秋季到大榄郊野公园赏枫,已是近年旅业“盛事”。

文化评论人胡恩威则说,康文署辖下不少度假营,停留在当年规划,无翻新复修,追不上时代需求,建议在郊外设民宿或酒店,举例麦理浩径备受喜爱自然景观及郊野的中外旅客讚许,可考虑沿路径设置民宿,或者保留具地区特色的村屋,让旅客及行山人士中途分段住宿。

导游沿途讲解  行山结合渔村游

回望内地发展绿色旅游的情况,不少内地人到访黄山、华山、武功山等著名行山景点时,也会聘请行山向导;有网友大赞,导游在路上讲解登山攻略,避免走冤枉路。香港相关“生意”已被内地团体捷足先登,衍生的跨境行山团越来越多。有业界人士担心,内地导游未必有相应的知识,让旅客深入认识香港的生态环境,“但实际上绿色旅游是带有教育意义的。”

港府近年就绿色旅游作准备,分阶段完成行山径改善计划。

▲港府近年就绿色旅游作准备,分阶段完成行山径改善计划。

有旅游业者也提到,本港未有好好利用渔村背景的先天优势,实际上不少海外旅客对香港的渔村风情感兴趣,举例南丫岛和大澳既有渔村文化,也有不少适合新手的行山径,建议可推出将两者结合的产品,以拍照打卡团或写生团等作包装,由专业导游带领欣赏自然景物,过程中深入认识本港发展。

串连邻近城市  增旅游资源

有业界人士坦言,内地有更美的自然景观,香港恐被比下去。惟学者认为,本港不宜把其他内地城市视为对手,而应串连邻近城市,增加旅游资源。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发表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见表2),目标将香港打造为“一程多站”的示范核心区和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尹振英说,长远而言,政府应考虑建立大湾区联盟,推出大湾区旅游产品,“香港地理位置方便,旅客可以香港为落脚点,进行一程多站的大湾区旅游,从而吸引旅客在香港多玩几天。”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梁尧忠直言,香港定位尴尬,价格不如深圳便宜,论高尚澳门也不差,本港的旧景点旅客都去了,新景点难一时三刻准备好,“要让旅客有再次来港的理由,只有由香港作为起点,再到澳门和其他大湾区城市旅游。”

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导师陈骏辉认同指,结合大湾区其他城市,旅客可探索的面积更多、景点也较为多元,而且能在数天内完成旅程,“目前最大问题是海外旅客去内地签证比较複杂,但方向上可以这样做。”他补充,“目前旅客从香港到澳门,不需额外签证,建议多与澳门合作,各取所需,主要行程围绕香港,住宿则到澳门的酒店,让旅客以较便宜的价钱有更好的住宿体验。”

观光行程“食老本”  宜开新线串连新景点

本港昔日在观光交通路线发展蓬勃,开篷观光巴士及水上的士等,也常见于政府推广旅业的宣传上。不过,有业内人士指,现时未有好好利用相关资源,仍然按过去的行程“食老本”,应开拓新的观光路线。

旅游业界指,虽然十一黄金周市道畅旺,但现时不少观光巴士路线“吃老本”,急需开拓新路线。

▲旅游业界指,虽然十一黄金周市道畅旺,但现时不少观光巴士路线“吃老本”,急需开拓新路线。

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市道畅旺,旅游业人士Danny指,除了国庆当晚因为烟花汇演封路,9月29日、30日及10月2日的巴士游都有加开班次,每晚4班车皆客满,“是近年罕见的热闹场面!”他指,疫情前约60%客群来自欧美,馀下40%则由东南亚及内地客人瓜分,惟现时客人比例有所改变,60%是内地旅客,来自泰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旅客亦有增加。

惟Danny也直言,不少观光路线“食老本”,认为观光巴士公司可考虑另闢新路线,串连新落成的地标及景点,如中环摩天轮及反映本港历史的新界区景点或博物馆,吸引更多客源。另一旅业人士也分享,早前乘搭观光巴士,途经弥敦道漆黑一片,与以往有灯牌的五光十色相差甚远,“旅客特意搭该巴士,但欣赏的是不怎麽美的香港。”

至于水上的士,文化评论人胡恩威认为,早前闹出邮轮抵港后,旅客在启德邮轮码头空等交通工具的事件,政府可考虑提供航线接载游客到尖沙咀码头,或成另一种别开生面的体验。

多找适合场地  “紧急直追”演唱会经济

疫情前本港曾盛行“演唱会经济”,不少海外知名歌手把香港作为亚洲站的首选,吸引大批内地、东南亚客群追随偶像来港消费和住宿。不过,通关后这现象并未“复常”,部分演唱会更转至澳门举行。有旅业人士指,香港交通便利,应发掘更多适合表现的场地,重拾演唱会旅游的领先地位。

近年不少演唱会移师澳门举行。

▲近年不少演唱会移师澳门举行。

娱乐制作公司东主David指,韩团访港开演唱会过去盛行,疫前有内地人专程来港欣赏演唱会,门票虽被炒至高价,仍不乏捧场客,现时韩团演唱会多了澳门站。他提到,澳门不少表演场地在赌场或酒店内,赌场会于租出场地时提供优惠,如回购一定数量的门票作支持,变相减低主办机构成本,亦达致一定入场率。据了解,今年起不少本地主办的演唱会已移师澳门,他担心本港演唱会行业更见淡静。

香港旅行社协会名誉秘书马慧玲分享,以往曾有一行40人的自由行来港观赏演唱会,拜託其所属旅行社度身订造行程,一併安排机票、酒店住宿,并指定要到大屿山游览、坐缆车,可见为偶像访港的旅客,也会在港消费和住宿。她指,香港必须“紧急直追”邻近地区的演唱会经济,希望能发掘更多适合的场地,如即将落成的启德体育园,甚或仿效欧美在公园及草地举行,配合小食摊位等吸引消费。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