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盏鱼灯“游”走街巷,再现传统中秋浪漫

发布时间:2023-09-29 14:59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中秋佳节至,全国各地以丰富多样的方式迎接节日的到来。今年,在佛山顺德,六百多年历史的大良鱼灯,“游弋”在大街小巷中,欢庆节日的到来。

据《顺德县志》记载,顺德大良鱼灯“以薄纱为鱼龙曼衍之属,燃烛其中”,其时举办的鱼灯会“夜行舞之,鼓乐喧阗,一如日景”,成为与佛山秋色、沙湾飘色齐名的盛会。一边跳舞,一边奏乐,一边赏灯,是旧时顺德人过节的仪式感。

热闹的顺德大良鱼灯会

▲热闹的顺德大良鱼灯会 受访者供图

现在,这种浓厚的节庆氛围又在顺德大良升平社区里再现。一条长达6米的巨型鱼灯,浩浩然地出现在老街上,起身后跟随“群鱼”,上百人参与了这次的巡游。“现场超有节日氛围,好多小朋友穿着汉服凑热闹。”妈妈蕤宝与孩子同大鱼灯合影,记录下这个时刻。

鱼灯“游”在社区

▲鱼灯“游”在社区

在鱼灯盛景的背后,是热爱这项非遗并为之日夜奔波的年轻人。今天,跟随羊城晚报记者一同走进充满鱼灯元素的升平社区,了解活动背后的策展人。

从“没概念”到十足热爱

在过去,大良鱼灯是驰名岭南的景色。顺德水乡,渔业发达兴旺,人们便把灯做成了鱼的形状,以庆贺秋天丰收。因而,灯的款式是各种各样的鱼,比如火鲤、鳜鱼、鲈鱼、石斑、鲫鱼、鲮鱼等。鱼灯普遍长约3到6米,重量由几斤到十几斤不等。旧时人们把灯座放在鱼肚里,点燃灯烛便通体透亮,现在人们则将灯带缠绕在鱼体内部,让灯光更柔和、更艳丽。

在当时,不仅大良有鱼灯会,容奇、龙江、勒流等镇街也都会举办庆典。据记载,鱼灯巡行从北门的罗氏大宗祠丹樨或者花基龙家祠前出发,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由彩旗队给队伍开路,接着是鼓乐队,其中有八音队和十番飞钹,浩浩荡荡,乐声飘扬。

“今年场面真的挺大,挺声势浩大的。”第三届“鱼跃名扬·升平鱼灯会”的策划人、顺德区大良街道升平鱼灯协会会长刘铿介绍道。

社区内,大街小巷挂满了色彩缤纷的鱼灯

▲社区内,大街小巷挂满了色彩缤纷的鱼灯

“在我们新生代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里,鱼灯是一个‘听说过’的存在,绝大部分人对它是没有概念的。”刘铿回忆。“如果向爸爸、爷爷那一代的人询问鱼灯,他们对此有很深的印象。”他解释,过去的顺德,鱼灯是节庆的必备品,街头也有许多鱼灯铺。

顺德区大良街道升平鱼灯协会会长刘铿

▲顺德区大良街道升平鱼灯协会会长刘铿

一方面,顺德从农业农村的状态逐渐往城市化发展,人们对于庆贺丰收、祝愿来年风调雨顺的情结减弱,另一方面,大家逐渐搬进高楼大厦,拿着花灯串门的情景不再。“鱼灯并不是说一下子就消失了、被遗忘了,而是它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因为人们已经找不到对应的生活场景。”刘铿说。

2015年,当时的刘铿已经从做文化杂志的文艺青年,转变成文化开发、活动策划的创业青年。一直留在顺德的他,对故土有着强烈情感的他,时不时会接触到乡村开发的项目。“在2013年左右,如逢简水乡这样的乡村找到我们,让我们试着进行文化开发。”

当时,他接触到文化保育项目,在社区里寻找被遗忘的手艺和手艺人。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了升平社区有个做鱼灯的师傅。“当时社区的居民都是知道有这么一位鱼灯师傅,问我们是不是找潘师傅,还给指路。”刘铿发现,鱼灯还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在不断接触和了解中,刘铿逐渐喜欢上了这门非遗手艺。2019年,升平大良鱼灯协会成立,刘铿成为会长。“有了协会以后,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一位妈妈和孩子正在学习制作简易鱼灯

▲一位妈妈和孩子正在学习制作简易鱼灯 受访者供图

协会成立之后,一方面招收有手艺基础的年轻徒弟,另一方面招收退休后的叔叔阿姨。“有手艺基础的年轻人,可以更好地学习鱼灯制作技艺;而叔叔阿姨则是有更多的时间,用鱼灯充实退休生活。”刘铿笑了笑,“协会现在有50多个人,有40多个都是叔叔阿姨。”

把鱼灯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真正接触鱼灯到现在,刘铿已经和它结伴而行快10年,他对鱼灯的理解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上。“我也在学着做鱼灯,但是我手笨学得慢,还在努力上手。”刘铿不好意思地笑笑。尽管学好鱼灯对他来说不容易,但他还是很享受做鱼灯的过程,因为那是他与灵感缪斯的一场交流。

“有时候,做着做着我就会想到,为鱼灯做个手工材料包是不是会方便外地年轻人去做?这个鱼的样子是不是可以结合什么什么风格?这鱼鳞是不是可以做些改造?”手上慢慢跟随潘师傅的动作,脑子却在飞快闪过新想法。

鱼灯文创周边

▲鱼灯文创周边

在他看来,鱼灯本来是很好看,只是师傅们没有经过系统美学教育,一些造型设计、展示方式他们还是沿用传统经验。一千位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自己心中专属的鱼灯。当艺术家的飞扬设计风格遇上潘智江师傅扎实的技术,碰撞产生出新的鱼灯。

商业结合下的作品

▲商业结合下的作品

无论是商业合作,亦或跨界交流,这些都让许多人了解了大良鱼灯,但刘铿觉还是需要当地居民的认同。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重视家乡文化,复兴故土文化。“这是一个在询问‘我是谁’的时代,很多人从一线城市回到家乡,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根。与此同时,家乡也需要年轻人的回归。这恰好是一场双向奔赴。”

他更希望非遗文化不是谁谁发起才能运作下去,而是让本地居民认同自发去做。“让‘这是大良鱼灯’变成‘这是我们的鱼灯’。”

为此,升平社区和刘铿团队决定把曾今记载在古籍中的鱼灯会复刻出来。

“第一年,我们尝试把师傅做的灯都挂在社区里,居民一出门便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灯。第二年,我们想要升级一下,把巡游做起来,让队伍走过整个社区。第三年,就是今年,我们干脆把舞蹈、音乐也复原出来。不仅如此,还发动社区居民、周边学生一起做鱼灯,装扮好社区。”

陈列在社区里的鱼灯

▲陈列在社区里的鱼灯

“我觉得鱼灯文化需要整个社区一起共建,艺术馆也是社区的一份子。”名扬里艺术馆也是此次活动的其中一个游玩点,灯谜、大型鱼灯装置都设置其中。馆长YANNIS十分支持社区举办鱼灯会,主动帮助活动落地、宣传。

“大良鱼灯的传承之路,我觉得还是刚刚起步。”刘铿谈起他的经历,他表示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要走。作为协会会长,他能做的只是拓宽选择的可能性。“鱼灯文化真正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还是得要传承人拥有自我造血的功能,能够保证营生。”他为潘师傅寻找年轻徒弟,找寻更多的年轻人传承手艺。

即便这条路还是很困难,但刘铿和潘师傅还是看到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在五六年前,我曾经提出愿景希望能够让餐饮和鱼灯相结合,近来发现不少店铺主动找上门将鱼灯融入,比如去年有一个冰室,今年有一个私房菜饭馆。有种多年愿景忽然成真了的感觉。”

在顺德大良,一家私房菜用鱼灯装点,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打卡

▲在顺德大良,一家私房菜用鱼灯装点,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打卡

来源:羊城晚报